欢迎来到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
上一条  下一条   共 58 项  第 8 项
品种登记号 X-08-01-003-01 畜种名称 绵羊
品种来源 地方 品种名称 哈萨克羊
品种英文名 品种别名
类群名称 类群别名
照片(公)
照片(母)
影像(公) 影像(母)
图像(公) 图像(母)
照片(群体) 图像(群体)
影像(群体) 引进国家
信息来源 国家品种志 中心产区 原产天山北麓,阿尔泰山南麓。
主要分布区 新疆哈密地区及准葛尔盆地边缘数量较多,在新疆,甘肃和青海交界处亦有分布。 最高海拔
最低海拔 气候类型 四季气候变化剧烈,夏热冬寒,春温多变,秋季气温下降迅速。
地型 山地、盆地 年均温度
年最高温度 24 年最低温度 -12.5
相对湿度 年均降水量 400
无霜期 143 土壤类型 灰棕色荒漠土与荒漠灰钙土,山地黑土和森林土
作物种类 生态适应性 适应性良好
抗病能力 独特性状
典型生态影像 填报人
填报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更新日期
采集日期 01/01/1982 群体总数 150
公畜数量 配种公畜数量
母畜数量 繁殖母畜数量
品种杂交比例 人工授精公畜
人工授精母畜 保护等级
保护方法 濒危状态
濒危依据及说明 体貌概述 体质结实,头中等大,耳大下垂。公羊大多具有粗大的螺旋形角,鼻梁隆起,母羊有小角或无角,鼻梁稍隆起。背平宽,躯干较深,后躯较前躯高。四肢高而结实,骨骼粗壮,肌肉发育良好。脂肪沉积于尾根周围而形成呈枕状是脂臀。表面覆盖有短而密的毛。下缘正中有一浅沟,将其分成对称的两半。毛色属异质毛,干死毛含量多。毛色大多为棕红色,有部分头及肢为黄色者。纯黑或纯白的个体极少。
体型 体质结实,背平宽,躯干较深,后躯较前躯高。四肢高而结实,骨骼粗壮,肌肉发育良好。 毛色 毛色大多为棕红色,有部分头及肢为黄色者。纯黑或纯白的个体极少。
肤色 头型 头中等大
角型 公羊大多具有粗大的螺旋形角,母羊有小角或无角 耳型
乳头个数 体高(公) 72
体斜长(公) 72 胸围(公) 91
体重(公) 60 体高(母) 69
体斜长(母) 70 胸围(母) 88
体重(母) 46 独特特征
性成熟日龄(公) 120 配种日龄(公) 540
性成熟日龄(母) 180 配种日龄(母) 540
发情月份 秋季多次发情 发情周期 16
怀孕期 150 初产仔数 1
经产仔数 1 初生重(公) 4.16
初生重(母) 3.85 断奶日龄
断奶重 断奶窝重
断奶活仔数 空怀天数
繁殖率 102 繁殖成活率
主要用途 肉脂毛兼用 产奶量
乳脂率 料肉比
屠宰活重 49.099 屠宰日龄
胴体重 23.4 屠宰率 47
净肉率 瘦肉率
眼肌面积 背膘厚度
肉色评分 肉ph1
肉ph2 肉系水力
大理石纹评分 肉嫩度 肉质细嫩
肉风味 膻味较轻 毛绒类型 粗毛
毛绒产量(公) 2630 毛绒产量(母) 1880
毛绒纤维细度 毛绒纤维长度 14
净毛绒率 63.2 挽力
速率 饲养类型 放牧
补饲状况 不补饲 管理容易否 易管理
遗传检测 检测单位
检测人 基因组文库
文库存放单位 品种评价及开发利用 对产区的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产肉、脂能力高,但羊毛品质差,产量低。 是育成新疆细毛羊的母导品种之一;曾普遍用细毛羊杂交,改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一条  下一条   共 58 项  第 8 项
手机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