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
上一组  下一组   共 99 项  第 19 项
品种大类 品种类型 地方品种
品种编号 19 品种名称 大花白猪
其他名称 大花乌猪、广东大花白猪、金利猪、梅花猪、粱村猪、四 产地或分布 产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
统计数量 1979年统计繁殖母猪44万头 主要特性 体型中等,耳稍大下垂,额部多有横行皱纹,背腰较宽,微凹,腹较大,被毛黑白花,头部和臀部有大块黑斑,腹部、四肢为白色。成年公猪体重133千克,母猪为111千克。母猪头胎产仔12头,三胎以上14头,仔猪存活率96.2%。肥育期在较好饲养条件下日增重为519克,屠宰率为70.7%,眼肌面积18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3.2%。
品种大类 品种类型 地方品种
品种编号 20 品种名称 金华猪
其他名称 两头乌猪、金华两头乌猪 产地或分布 原产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县,分布于浙江省义乌、金华等地。
统计数量 1980 年调查有繁殖母猪6.3万头 主要特性 体型中等偏小,耳中等大。下垂不超过嘴,颈粗短,背微凹,腹大微下垂,臀部倾斜,四肢细短,蹄坚实呈玉色,皮薄、毛疏、骨细。毛色中间白两头乌。按头型分大、中、小三型。成年公猪体重约112千克,母猪体重约97千克。公、母猪一般5月龄左右配种,三胎以上产仔13~14头。肥育期日增重约460克,屠宰率为71.7%,眼肌面积19平方厘米,腿臀比例30.9%,瘦肉率为43.4%。有板油较多,皮下脂肪较少的特征,适于淹制火腿。
品种大类 品种类型 地方品种
品种编号 21 品种名称 龙游乌猪
其他名称 产地或分布 产于浙江省衢州市
统计数量 1980年调查有繁殖母猪2.1万头 主要特性 体型中等偏小,头型分狮子头和老鼠头两种:狮子头型头短额宽,面部微凹,嘴筒短而略翘,额部皱纹多而深,耳大下垂几乎覆盖整个面部,颈短肉丰满,背腰稍长、宽而微凹;老鼠头头嘴尖,面部平直,额部皱纹少而浅,四肢略高,背腰平直,耳较小。二者的共同点是腹大小适中,臀稍倾斜,四肢短细,蹄质坚实。被毛全黑。成年公猪体重约98千克,母猪约80千克。头胎产仔8~9头,三胎以上产仔12~13头。肥育期日增重约454克,体重72千克的猪屠宰率为73.2%,膘厚4.5厘米,眼肌面积18.6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3%。具有性成熟较早、脂肪比例高和肌肉中脂肪含量高的特点。
品种大类 品种类型 地方品种
品种编号 22 品种名称 闽北花猪
其他名称 夏茂猪、洋口猪、王台猪 产地或分布 福建省闽北地区
统计数量 1982年约有繁殖母猪3万多头 主要特性 头中等大,额有深浅、形状不一的皱纹,耳前倾下垂,颈短厚,背腰宽且凹陷,腹大下垂,臀宽而稍倾斜,毛细稀短,毛色不一,有的除四肢、腹下部和尾部为白色外,其余均为黑色;有的胸部、腹部、肩胛部和四肢、尾端均为白色;有的颈部有宽窄不一的白色环带。母猪6月龄前相对增长快,成年母猪体重为83.9千克,公猪为78.1千克。公猪性成熟早,6月龄开始配种。平均产仔7.5头,经产仔8.3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00克,屠宰率为75.2%,膘厚5.7厘米,腿臂比例23.9%,瘦肉率为41%。
品种大类 品种类型 地方品种
品种编号 23 品种名称 嵊县花猪
其他名称 富润猪、新昌猪、章镇猪、蒋岩桥猪 产地或分布 浙江省嵊州、新昌二地
统计数量 1980年调查有繁殖母猪2万多头 主要特性 头中等大,耳大而厚、垂向前下方,面微凹,胸宽,背腰平直,腹下垂,四肢粗短 ,体躯皮肤有皱褶,被毛有“全黑”、“大斑花”和“六白”三种。6月龄公猪体重为39.1千克,母猪体重40.9千克。成年公猪体长136厘米,母猪107.5厘米。性成熟早,头胎产仔7~8头,三胎及以上15~16头。农村肥育期日增重为257克,屠宰率为70%,瘦肉率为45%,。
上一组  下一组   共 99 项  第 19 项
手机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