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
上一组  下一组   共 99 项  第 7 项
品种大类 品种类型 地方品种
品种编号 7 品种名称 粤东黑猪
其他名称 惠阳黑猪、饶平黑猪 产地或分布 广东省惠阳、饶平和焦岭等地
统计数量 1981年有繁殖母猪4万多头 主要特性 体型略呈长方形,头清秀,额宽平,仅少数呈倒八字形或菱形皱褶,耳较小斜竖,嘴筒稍长而较尖,下颌狭窄,当地群众叫“禾虾头”,背腰微凹,腹部稍大,但不拖地,四肢直立、坚实有力、长短适中。被毛黑色。成年公猪体重75千克,母猪为58.5千克。性成熟早。头胎产仔9~10头,三胎以上11~12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81克,屠宰率为70.3%,瘦肉率为46%。
品种大类 品种类型 地方品种
品种编号 8 品种名称 海南猪
其他名称 文昌猪、临高猪、屯昌猪 产地或分布 海南省文昌、屯昌、临高县
统计数量 1979年统计有繁殖母猪13万头 主要特性 头小,鼻梁稍弯,耳小而薄、直立、并稍向前倾,耳根较宽广,嘴筒短而钝圆,体躯较丰满,背宽微凹,腹大下垂,臀部肌肉发达,飞节处有皱褶。毛色白多黑少,从头部沿背线直到尾根有一条黑毛黑皮的宽带,俗称“黑背条”。成年母猪体重94千克。性成熟早,小公猪15~20日龄有爬跨行为,60日龄有配种能力,90日龄配种,母猪3~4月龄第一次发情,7~8月龄配种。2岁母猪产仔9.5头,3岁以上产仔12.2头。肥育期日增重为147~368克,屠宰率为69.4%,眼肌面积25.5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8.5%。
品种大类 品种类型 地方品种
品种编号 9 品种名称 滇南小耳猪
其他名称 德宏小耳猪或景颇猪、僳匕猪、勐腊猪或爱尼猪、文山猪 产地或分布 云南勐腊、瑞丽、盈江等地
统计数量 1979年统计有繁殖母猪16万余头 主要特性 体躯短小,耳竖立向外横伸,背腰宽广,全身丰满,皮薄,毛稀,被毛以纯黑为主,其次为“六白”和黑白花,还有少量棕色的。按体型分大、中、小三型。小型猪群众称“细骨猪”、“冬瓜猪”或“油葫芦猪”。体型短小,头小,额平无皱纹,耳宽大于耳长,嘴筒稍长,颈短肥厚,下有肉垂,四肢短细、直立,蹄小坚实。成年大型公猪体重为64.2千克,母猪为76千克;小型公母猪体重分别为39.6千克和54.3千克。性成熟较早,公猪3月龄,母猪4月龄可配种。初产仔7.7头,产活仔7.3头,经产仔10头左右。肥育期日增重为220克,屠宰率为74%,瘦肉率为31%
品种大类 品种类型 地方品种
品种编号 10 品种名称 蓝塘猪
其他名称 产地或分布 产于广东省
统计数量 1981年统计为4.5万头 主要特性 头大小适中,嘴筒稍扁而翘,额部有三角形和菱形皱褶,耳小直立、薄而尖,体躯宽深短圆,背腰微凹,腹大,臀部较平,四肢较矮小。毛色比较一致,体侧下半部、腹部和四肢均为白色,整个体躯黑白各占一半,黑白分界线比较平整,接近水平直线。成年公猪体重127千克,母猪为85.5千克。初产仔8头,三胎以上产仔11—16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97克,屠宰率为65.5%,膘厚5.3厘米,眼肌面积19.5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4.6%,瘦肉率为35.2%。
品种大类 品种类型 地方品种
品种编号 11 品种名称 香猪
其他名称 江香猪、环江香猪 产地或分布 贵州省
统计数量 1983年有3.5万头 主要特性 体躯矮小,头较直。耳小而薄、略向两侧平伸或稍下垂,背腰宽而微凹,腹大丰圆触地,后躯较丰满,四肢短细,后肢多卧系。被毛多全黑也有“六白”。公猪生长较慢。4月龄7.87千克,6月龄16.02千克,母猪4月龄11.08千克,6月龄26.29千克。成年母猪体重41.1千克。性成熟早,公猪170日龄配种,母猪120日龄初配,头胎产仔4.5头,三胎以上5~6头。肥育期日增重较好条件下为210克,香猪早熟易肥,宜于早期屠宰。屠宰率为65.7%,膘厚3厘米,眼肌面积12.7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6.7%。肉质鲜嫩宜做腊肉和烤乳猪。
上一组  下一组   共 99 项  第 7 项
手机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