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
首页  >  新闻动态 上一条  下一条

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科技创新团队揭示用于牛体外胚胎生产的高效玻璃化冷冻方法

作者: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团队    发布时间:2023-09-16

稿件来源: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    整理单位: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管理办公室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科技创新团队揭示了牛体外胚胎生产的高效玻璃化冷冻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并申请专利。据团队执行首席赵学明研究员介绍,牛体外胚胎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它可以用为克隆、核移植、转基因动物生产等提供胚胎来源,快速扩繁优良家畜群体,作为种质资源保存的手段保护濒危动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然而,牛体外胚胎生产冷冻后移植妊娠率(35.89+3.87%)显著低于新鲜体外胚胎生产(51.35+1.87%),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据IETS统计数据显示,1997-2017年期间全球牛体外胚胎移植以鲜胚移植为主,冻胚移植比例仅为20%,与此同时,全球体内胚胎移植中冻胚移植比例超过60%。可见,牛体外胚胎生产冷冻技术已经成为制约牛体外胚胎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瓶颈,亟需建立高效的用于牛体外胚胎生产的冷冻技术。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MN)的关键前体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细胞,参与众多代谢活动。在动物繁殖生理中,NMN可通过恢复线粒体功能、减少活性氧、维持正常的纺锤体与染色体结构提高衰老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能力,降低胚胎致死率。在促进脂代谢方面,NMN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NMN可作为潜在的卵母细胞及胚胎去脂物质用以提高其耐冻性,促进牛体外冷冻胚胎的生产。

该研究系统揭示了NMN在牛体外生产胚胎的玻璃化冷冻中的作用机制,并摸索出了有效的添加,可以极大提高牛体外胚胎玻璃化冷冻质量,对种质资源配子的冷冻保存体系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