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
首页  >  新闻动态 上一条  下一条

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支撑华西牛新品种创新应用

作者:陈燕    发布时间:2025-01-03

稿件来源: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    整理单位: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管理办公室

服务时间:2020年1月-2024年9月

服务对象: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种公牛站、国家肉牛种质资源保存创新利用中心

服务背景和意义:我国是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肉牛业产值超5000亿元。全世界10%的饲养在我国,肉牛屠宰头数位列世界第一,牛肉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但牛肉产量不能满足我国牛肉消费市场需求,我国牛肉进口量位居世界第一。究其原因,肉牛良种覆盖率低,生产效率低是主因。长期以来,我国肉牛育种体系不健全,关键核心技术相对落后,主导品种种源严重依赖进口。受限于育种数据的积累,肉牛育种技术方面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一直在跟随国外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缺乏原始创新,无法支撑肉牛种业发展。另外,主导肉牛品种自主供种能力低,我国种公牛总体性能不高,不能满足肉牛生产的良种需求,育种群体规模小,未建立自主良种培育机制,核心种公牛70%依赖进口。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团队在育成了“三高两广”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华西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育种数据库建设和品种推广,极大提升了我国肉牛产业竞争力。

服务成效:在利用现有优良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肉牛育种数据库,已收集32个肉牛品种的100万余条数据。构建了国内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全基因组参考群,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化Bayes、多链并行和机器学习等基因组育种值估计新方法,准确性提高10%以上,运算速度提升20倍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了国内首款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Cattle110K育种芯片,分型成本降低了80%,打破了国外商业芯片的垄断。开创性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实体化肉牛联合育种组织,形成了以科研单位为研发和技术支撑、以种公牛站和核心育种场为抓手、以育种群为依托的“全国一盘棋”联合育种创新模式。创新市场化推广模式,举办了第四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实现优种优价,相关成果荣获2023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服务内容和主要方式:依托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和国家肉牛育种数据库,扩充育种数据库,建立我国肉牛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研发国内首款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Cattle110K育种芯片,为我国肉牛自主育种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创新肉牛联合育种机制和市场化推广模式,破解大动物育种难的问题,大幅提升我国主导肉牛品种自主供种能力,支撑产业健康发展。

677746eea57a4.jpg

67774777eae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