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资源号 | CSTR:12156.05.1311C0001000000247 | 库编号 | |
学科分类 | 畜牧、兽医学科 | 主题分类 | 家禽动物种质资源 |
种质资源名称 | 艾维茵肉鸡 | 种质外文名 | |
种质曾用名 | 科名 | ||
属名 | 种质原产地 | 美国 | |
主产区及分布 | 我国从1987年开始引进,目前在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有祖代和父母代种鸡场,是白羽肉鸡中饲养较多的品种。 | 形成历史 | 艾维茵肉鸡是美国艾维茵国际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育成的白羽肉鸡。祖代种鸡采用四系配套制种方式,父本 A、B两系体重大,体躯宽而深,胸腿部肌肉发达,属于白科尼什肉鸡体型;母本C、D两系体型中等呈椭圆形,体躯紧凑、丰满,羽毛较紧密。 |
种质来源 | 种质分类编码 | ||
种质经济类型 | 经度 | ||
纬度 | 海拔 | ||
地貌 | 年最高温度 | ||
年最低温度 | 年平均温度 | ||
湿度 | 无霜期 | ||
降水量 | 雨季 | ||
冬季平均风速 | 冬季风力 | ||
冬季风向 | 夏季平均风速 | ||
夏季风力 | 夏季风向 | ||
年蒸发量 | 气候带 | ||
气候特点 | 水源和水质 | ||
农作物条件 | 草场情况 | ||
土壤类型 | 草地类型 | ||
优势植物群落 | 种质适应性 | ||
功能特性 | 主要用途 | ||
调查群体所在地 | 调查群体所在单位 | ||
核心群数量 | 群体总数量 | ||
母鸡数量 | 公鸡数量 | ||
雏鸡数量 | 育成鸡数量 | ||
公鸡是否用于 | 体温 | ||
红细胞平均体积 | 血液中球蛋白含量 | ||
血球比容量 | 红细胞平均血红素 | ||
红细胞计数 | 白细胞计数 | ||
血清总蛋白 | 公鸡羽毛颜色 | ||
母鸡羽毛颜色 | 皮肤颜色 | ||
肉色 | 头型 | ||
鸡冠颜色 | 体型特征 | ||
其它特征 | 体斜长 | ||
胸深 | 胸宽 | ||
龙骨长 | 髋骨宽 | ||
胫长 | 出生体重 | ||
体重4周龄 | 体重8周龄 | ||
体重12周龄 | 体重16周龄 | ||
体重20周龄 | 体重28周龄 | ||
性成熟期 | 适时配种期 | ||
配种比例 | 利用年限 | ||
淘汰日龄 | 生命周期 | ||
公鸡射精量 | 母鸡开产日龄 | ||
受精率 | 受精蛋孵化率 | ||
产蛋量 | 健雏率 | ||
孵化期 | 就巢性 | ||
平均蛋重 | 蛋壳色泽 | ||
蛋壳厚度 | 蛋壳强度 | ||
蛋形指数 | 蛋黄色泽 | ||
蛋的组成 | 宰前体重 | ||
屠体重 | 屠宰率 | ||
净肉率 | 半净膛重 | ||
全净膛重 | 半净膛率 | ||
全净膛率 | 育雏期平均 | ||
育成期平均 | 产蛋期平均 | ||
骨肉比 | 肌肉嫩度 | ||
肌肉主要化学成分 | 公鸡生长曲线 | ||
母鸡生长曲线 | 特殊用途 | ||
种质濒危 | 保存单位 | ||
单位编号 | 选育单位 | ||
保存类型 | 保存方式 | 资源纯交易性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合作,现场获取。 | |
共享方式 | 血液蛋白型分析 | ||
QTL分析 | 其它QTL分析 | ||
分子遗传 | 基因组序列测定 | ||
其它 | 遗传图谱 | ||
饲养方式 | 饲养水平 | ||
饲养难易程度 | 保种和利用 | ||
种质登记制度 | 选留种质资源 | ||
品种鉴定标准 | 遗传特点 | 高生产力、优质。肉? | |
品种优缺点 | 高生产力、优质。肉用。 | 研究开发及利用方向 | 艾维茵肉鸡可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适宜集约化养鸡场、规模鸡场、专业户和农户。 |
资源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