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资源号 |
CSTR:12156.05.1311C0001000000561 |
库编号 |
|
学科分类 |
畜牧、兽医学科 |
主题分类 |
家畜动物种质资源 |
种质资源名称 |
冀南牛 |
种质外文名 |
jinanniu |
科名 |
牛科(Bovidae) |
属名 |
牛属(Bos) |
种质曾用名 |
|
种质原产地 |
国家 中国 省(市)河北省 县(区)河北平原南部的大名、魏? |
种质来源 |
|
主产区与分布 |
主要产于河北省平原南部的大名、魏县、临漳、成安、馆陶、临西、威县、广宗、平乡等县。以漳河两岸与分布于河南、山东交界处所产者品质最有。 |
形成历史 |
冀南地区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南部与鲁西、豫北毗连,这一带自然环境和农业生态条件等基本相似,因而产于这一带的冀南牛、鲁西牛、南阳牛三个品种在生态特征和生产性能等方面也基本相同;这些地区相互之间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商业联系,牛只交流和种牛调运等互有往来,使这三个品种在亲缘关系上具有密切的关系。建国以来,河北省中南部曾从河南引入大量南阳牛,对本品种的影响较大。因此可以说冀南牛是在冀南本地黄牛基础上,经常期引入南阳牛和鲁西牛,在当地群众的选育下育成的一个地方品种。 |
种质分级 |
|
种质类型 |
2:地方种质 |
经度 |
|
纬度 |
|
海拔 |
|
地势 |
|
年最高温度 |
|
年最低温度 |
|
年平均温度 |
|
湿度 |
|
无霜期 |
|
降水量 |
|
雨季 |
|
风力 |
|
水源与土质 |
|
农作物条件及利用 |
|
草场情况及利用 |
|
核心群数量 |
|
群体总数 |
|
能繁母牛数 |
|
用于杂交改良 |
|
公牛数量 |
|
育成牛数量 |
|
犊牛数量 |
|
种质适应性 |
|
功能特性 |
1:高繁殖力 □ 2:高生产力 □ 3:优质 □ 4:抗病虫 □ 5:抗逆 □ 6:耐粗饲 □ 7:耐高温高湿 □ 8:耐高寒 □ 9:耐极端干旱 □ 10:其它 □ |
种质利用 |
1:役用 2:毛用 3: 兼用 4:肉用 5:乳用 6: 竞技、娱乐、观赏 7:皮用 8:其它 |
保存单位 |
|
单位编码 |
|
选育单位 |
|
保存类型 |
1:活体 □ 2:精子 □ 3:卵子 □ 4:胚胎 □ 5:细胞 □ 6:DNA □ 7:其它 □ |
保存方式 |
1:保护场 □ 2:保护区 □ 3:基因库 □ 4:其它 □ |
共享方式 |
1:无偿共享 □ 2:部分有偿共享 □ 3:有偿共享 □ |
图像 |
|
观测地点 |
|
被毛颜色 |
1:白色 □ 2:褐色 □ 3:黑色 □ 4:棕色 □ 5:花色 □ 6:其它□ |
皮肤颜色 |
1:白色 □ 2:褐色 □ 3:黑色 □ 4:棕色 □ 5:花色 □ 6:其它□ |
头型 |
|
颈部特征 |
|
角型 |
1:螺旋型 □ 2:八字形角 □ 3:无角 □ 4:其它 |
尾型 |
|
体貌特征 |
冀南牛为中等役用型牛。一般体格中等,体质结实紧凑。背腰较平直,尻部稍倾斜。四肢粗壮,迈步较快,适于农业用途。公牛有较高的肩峰,垂皮发达,以横角和上向内曲角居多;母牛无肩峰,垂皮中等,以前向角、下向内曲角及横角为主。 |
其它特征 |
|
体高 |
公牛:127.7±10.4母牛:115.2±6.0 |
体斜长 |
公牛:137.2±9.6母牛:127.0±9.8 |
胸围 |
公牛:171.7±12.5母牛:156.6±10.6 |
胸深 |
|
胸宽 |
|
官围 |
公牛:18.4±2.4母牛:16.2±1.6 |
腰角宽 |
公牛:母牛: |
臀端宽 |
公牛:母牛: |
尻长 |
公牛:44.1±4.0母牛:40.6±3.5 |
出生体重 |
公牛:母牛: |
断奶体重 |
公牛:母牛: |
成年体重 |
公牛:374母牛:288 |
哺乳期日增重 |
公牛:母牛: |
初情期 |
公牛:7-8母牛: 7-8 |
性成熟期 |
公牛:母牛: |
适配期 |
公牛:24
? |
一般利用年限 |
公牛:10-12 |
生命周期 |
公牛:12-14 |
配种比例 |
|
配种方式 |
1:自然交配 2:人工授精 |
射精量 |
|
精液密度 |
|
精子活力 |
|
精液冷冻效果 |
|
发情周期 |
|
妊娠期 |
285 |
产犊率 |
|
屠宰日龄 |
|
胴体重 |
|
屠宰率 |
|
净肉重 |
|
净肉率 |
|
眼肌面积 |
|
肉嫩度 |
|
肌肉主要化学成分 |
|
大腿肌肉厚 |
|
腰部肌肉厚 |
|
背部脂肪厚 |
|
腰部脂肪厚 |
|
骨肉比 |
|
肉风味 |
|
产毛量 |
|
产乳量 |
|
乳脂率 |
|
泌乳期 |
|
乳成分 |
|
皮品质 |
|
饲养方式 |
1.舍饲 □ 2.全年放牧 □ 3.季节性放牧 □ |
饲养水平 |
1.先进 □ 2.较高 □ 3.一般 □ 4.低 □ 5.较低 □ |
舍饲期补饲情况 |
1.精料 □ 2.精料+秸杆 □ 3.精料+秸杆+青贮 □ 4.其它 □ |
饲养难易度 |
1.容易 □ 2.一般 □ 3.难 □ 3.较难 |
保种和利用计划 |
|
种质登记制度 |
|
血液蛋白型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
QTL 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
其他遗传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
遗传特点 |
|
品种优缺点 |
|
研究开发 |
|
资源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