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
上一条     共 54 项  第 54 项
平台资源号 CSTR:12156.05.1311C0001000001087 库编号
学科分类 畜牧、兽医学科 主题分类 家畜动物种质资源
种质名称 云南矮马 种质外文名 Yunnan pony
种质曾用名 科名 马科(Equidae)
属名 马属(Equus) 种质原产地 国家 云南   省(市)   (区)县     乡(镇)
主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的湾塘乡和白河乡,屏边县其他乡镇及毗邻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富宁和马关灯县也有分布。 形成历史 云南矮马形成和饲养历史相当悠久。中国从西汉至清代史籍中均有矮马的记载,如《通鉴》、《宋史码政》、清《滇海虞衡志》、《屏县苗族自治县志》等。产区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长期居住在高山陡坡、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的山区,矮马一直是人们驮挽及骑乘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同?
种质来源 野生□  地方?   培育□   引进□    其它□ 种质分类编码
种质经济类型 役用型 ? 2.驾乘型 ? 3.竞技、娱乐型 □ 4. 肉用型 □ 5. 兼用型? 6.其它类型( ) 经度 103°24′~103°58′
纬度 22°49′~23°23′ 海拔 154~2590 m
地貌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  山地?   其它□ 年最高温度 43℃
年最低温度 -0.5℃ 年平均温度 16.2℃
湿度 无霜期 8~12月
降水量 1200~1700 mm 雨季 6-8月份
风力和风向 冬季 平均风速: (米/秒),风力: 风向: 夏季 平均风速: (米/秒),风力: 风向: 年蒸发量
气候带 1.热带 □  2.亚热带 ?  3.暖温带 □ 4.温带 □  5.寒温带 □  6.寒带  □ 气候特点 1.多风 □ 2.降雨量大 ? 3.干旱 □ 4.高温 □
水源和土质条件 水质: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水的pH 值: 污染度:COD值 土质:酸性 □ 碱性 □ pH: 农作物条件 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以一年两熟为主,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等。
草场情况利用 牧草种类呈一定的垂直分布,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主要牧草有类芦、黄背草、白茅等;海拔1000~1500米地区主要牧草有光柄芒、铁芒萁、雀稗等;海拔1500米以上主要牧草有竹节草、竹叶草、大黍等。 土壤类型 红壤土 ? 栗钙土 □ 灰钙土 □ 盐土 □ 碱土 □ 盐碱土 □ 冲积土 □ 砂土 □ 草甸土 □
草地类型 热带森林草地 □ 亚热带森林草地 □ 湿润草地 □ 斯泰普草地 □ 半荒漠草地 □ 温带荒漠草地 □ 冻原(高山)草地 □ 冷荒漠草地 □ 种质适应性 体小灵活、行动敏捷、性情温顺、耐粗饲、耐劳役,与邻近地区的其他马种有明显差异。适应性强,在海拔200~1900米的地区皆能正常生长繁殖。
调功能特性 1.高产肉力□ 2.高繁殖力□ 3.优质 □ 4.专门功能□ 5. 抗病? 6.耐粗饲 ? 7.耐高温 □ 8.耐高寒? 9.耐干旱 □ 10.其它□ 主要用途 乘用马?  挽用马?  兼用马?   驮用马?   轻驾马□ 其它□ 
调查群体所在地 省(市)    区(县)    乡(镇) 调查群体所在单位
群体总数 1520匹(2009年) 核心群数量
基础母马数 700匹 纯繁母马数
配种公马数 1480匹 是否人工授精 是□        否□
利用年限 公马:18~20年  母马:16~20年 体温 (℃)
脉搏数 (次/分钟) 呼吸数 (次/分钟)
红细胞体积 球蛋白含量 (g/100ml)
血球比容量 平均血红素含量
红细胞数 白细胞数
总蛋白含量 被毛颜色 栗毛 ?   褐骝毛 □  骝毛 ?  青毛 ?  黑毛 □  花毛 □  沙毛 □  兔褐毛 □   白色 □ 其它( )
体质特征 体质类型:坚实 ? 粗糙 □ 细致 □ 其它 □ 体型结构 结构是否匀称 :是 ?         否 □ 体型大小 :大型□   中型 □  小型? 其它□
头部特征 形状 :直头?  兔头□  半兔头□  凹头□  羊头□  楔状头□ 眼睛 :大 ?      中等□ ? 颈部 长短: 适中□ 长 □ 短 ? 其它 □ :形状: 直颈□ 鹤颈 □    鹿颈 □    其它 □ :方向
鬐甲特征 高 □    低 □     适中□ 其它□ :长 □ 短 □ 适中□ 其它□ 背部特征 直背? 凹背□ 凸背□ 其它□ 长背□ 短背? 宽背□ 窄背□
腰部特征 短宽? 过长□ 其它□ 背腰结合: 良好? 不良□ 其它□ 腰尻结合: 良好? 不良□ 其它□ 尻部特征 方向:正尻□    斜尻?    水平尻□ 垂尻□ 其它□ ,形状:圆尻?   复尻□   尖尻□
尾部 尾基:高 □ 低 □ 其它□ :尾毛:稠密□ 稀疏□ 其它□ 胸部 宽度:适中□ 过宽? 过窄□ 其它□ :形状:平胸□ 凹胸□ 凸胸□ 其它□
腹部 腹部 肷部 长短:短 □ 过长□ 其它□
生殖器 公: 正常□ 单睾□ 隐睾□ 其它□ 肢势 端正□ 外向□ 内向□ 其它□
关节发育 良好? 弱 □ 其它□ 肌腱发育 良好? 弱 □ 其它□
肩部 长短:适中□ 过长□ 过短□ :角度:适中□ 过斜□ 过立□ 管部 长短:适中□ 过长□ 过短□ :干燥:是 □ 否 □ 其它□
系部 质地:坚实□ 较软□ 其它□ :形状:正常□ 异常□ 蹄部 角度:正常□ 过大□ 其它□ :质地:坚实? 较软□ 其它□ :形状:正常□ 异常□
体高 公马: 104.40±4.60   母马:105.83±6.48 体长 公马: 108.99±8.97 母马:107.39±6.22
胸围 公马: 120.09±7.17   母马:119.71±9.28 管围 公马: 13.90±1.20   母马:13.39±0.93
初生体重 公马:9~11     母马:8~10 断奶体重 公马:55~60     母马:45~50
成年体重 公马:145.53±31.30  母马:142.50±41.10 体长指数 公马:104.40 母马:101.47
胸围指数 公马:115.03 母马:113.12 管围指数 公马:13.31 母马:12.65
公马性成熟期 公马体成熟年龄
公马发情季节 公马适配年龄 30月龄
配种母马数量 年总受胎率
排精量 精液密度
精子活率 母马性成熟期
母马体成熟年龄 母马适配年龄 24月龄
发情周期 20~25天 发情持续期 5~7天
妊娠期 325~345天 受胎率
产驹率 日泌乳量
产乳量 幼驹初生重 公马:104.40,母马:101.47
幼驹断奶重 公马:115.03,母马:113.12 幼驹成活率 90%
宰前体重 公马: 母马: 胴体重 公马: 母马:
屠宰率 净肉率
挽力 正常挽力或拉重:250~350 ;最大挽力或拉重 速度 1000米: 2 分 21 秒 ;1600米: 3 分 53 秒 ;3200米: 7 分 7 秒
驮重 正常驮重 公马:70~80,母马50~60 ;最大驮重 特殊能力
种质濒危程度 濒临灭绝□  濒灭保护□ 濒危□ 濒危保护? 不清□ 非危机□ 保存单位
单位编码 选育单位
种质保存类型 1.活体 ? 2.精子 □ 3.卵子 □ 4.胚胎 □ 5.细胞株□ 6.组织器官 □ 7.生物分子 □ 8.固定标本 □ 9.其它 □ 种质保存方式 保护场?   保护区□  基因库□ 其它□
共享方式 1.公益性共享 □ 2.公益性借用共享 □ 3.合作研究共享 ? 4.知识产权性交易共享? 5.资源纯交易性共享? 6.资源租赁性共享 ? 7.资源交换性工作 ? 8.收藏地共享 □ 9.行政许可性共享 □ 血液蛋白型分析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是□           否□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 :血液蛋白型: Tf型□   A1b型□   Pr型□  ES型□   其它□
QTL分析 是否进行与生产相关的QTL分析 :是□            否□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 ;主要分析技术: RFLP□ AFLP□ VNTR? 分子遗传多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是□            否□√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 ;主要分析技术: RFLP□ AFLP□ VNTR□ 微卫星□ SSR□ SCCP□ DSCP□ 其它□ ;分析结果:
基因组序列测定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是□            否□ ;重要研究单位及完成时间: 其它
遗传图谱 饲养方式 舍饲□ 半舍饲□ 放牧? 其它□
特殊要求 遗传特点 体型矮小,体质结实,尚未经过系统选育,个体生产性能差异大。
种质优缺点 云南矮马具有体型矮小、结构紧凑、性情温顺、体质结实、行动灵活、耐粗饲、耐劳役等特点,是经过长期饲养、适应当地特殊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的地方品种。但尚未经过系统选育,个体生产性能差异大。 研究及开发利用 今后应加强本品种的选育工作,统一品种标准,提高生产性能,将云南矮马育成一个具有驮、挽、骑乘及观赏娱乐等多种用途的特色地方品种。
资源图片
上一条     共 54 项  第 54 项
手机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