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符 | CSTR:12156.05.1322C0001000000361 | 中文名称 | 黑咖啡色水貂-7 |
学科分类 | 畜牧、兽医学科 | 主题分类 | 特种经济动物种质资源 |
外貌特征 | 黑咖啡色水貂 头短粗,耳小,头型轮廓明显,面部短宽,嘴唇圆,眼圆明亮。体细长,四肢短,趾间有微蹼,尾较长。被毛为黑咖啡色。成年公貂体重2100-2500克左右,体长44-48厘米左右;成年母貂体重1100-1300克左右,体长38-42厘米左右。 | 生产性能 | |
繁殖性能 | 9~10月龄性成熟。2~3月发情交配,母貂受配率95.59%,公貂受配率99.93%,产胎率85.81%,胎产3-6只左右。仔貂成活率82.54%。 | 饲养方式 | 笼养。 |
经济价值 | 产区与分布 | 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地。 | |
产区自然 | 温带,寒温带。 | 地理分布 | |
生活习性 | 生理生化 | 体温37.5-41℃,心率90-180 times/min。血清总蛋白85-95g/L,血清白蛋白30-45g/L。 | |
生物学特性 | 遗传指标 | 2007年王红梅,白秀娟应用PRMP标记分析了遗传多样性。 | |
资源保护 | 可以作为以后水貂育种工作的亲本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