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农业动物和水生生物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采用体细胞克隆方法成功复原濒临灭绝的罗盘山猪
发布时间:2023-05-05
2023年3月4日,在西安市鄠邑区某猪场,一头大白母猪顺利产下两头全身被毛黑色、健康状况良好的罗盘山猪仔猪。这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农业动物和水生生物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项目团队采用体细胞克隆方法成功复原的濒临灭绝地方猪品种罗盘山猪。
主要完成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勇胜教授介绍,冷冻保存的体细胞保存年限长,解冻复苏后细胞活力高、能有效保存细胞供体完整的基因组信息,与体细胞克隆技术和配套的胚胎移植技术相结合可将细胞供体复原为活体,体细胞克隆罗盘山猪的成功分娩,就是有力的证明,也为珍稀濒危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高效保护和有效复原提供可行的方法和途径,意味着珍稀濒危地方猪遗传资源的抢救性保护工作迈上了新高度。目前,这两头克隆猪已经断奶,饮食正常、临床健康。项目相关研究人员也将继续对体细胞克隆复原猪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进行持续的监测评价。

罗盘山猪主产于重庆市潼南县境内的罗盘山地区,是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逐步形成的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地方品种。其体型中等偏大,体质健壮,被毛全黑,具性成熟早, 母性好,肉质优良, 耐粗饲,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2006年列为重庆市地方畜禽保护品种,2011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长期以来,罗盘山猪由农户散养, 群体规模小, 随着消费需求、养殖模式及养殖环境等条件的变化,数量急剧减少。据项目调查统计,2021年前后罗盘山猪能繁母猪只剩150头余头,公猪3头,且来自同一家系,遗传多样性低,已濒临灭绝。项目启动以来,王勇胜教授团队联合项目课题三主持单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开展了珍稀濒危地方猪遗传材料的抢救性收集,共冻存了罗盘山猪、合川黑猪、渠溪猪、盆周山地猪等5个地方品种猪1000多管体细胞。这对于保持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多样性,丰富地方猪基因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主要农业单胃动物和水产生物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地方猪、禽和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种质资源安全日趋严峻、保护复原能力不足的问题,创新遗传材料冷冻保存技术和濒危品种的复原技术路径,评估不同保种方法的保护效果,构建濒危种质资源抢救性收集保护技术体系,为我国畜禽和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