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资源号 |
CSTR:12156.05.1311C0001000001202 |
库编号 |
|
学科分类 |
畜牧、兽医学科 |
主题分类 |
家畜动物种质资源 |
种质资源名称 |
青海骆驼 |
种质外文名 |
Qinghai Bactrian Camel |
种质曾用名 |
柴达木双峰骆驼 |
科名 |
Camelidae 骆驼科 |
属名 |
Camelus 骆驼属 |
种质原产地 |
柴达木盆地 |
主产区及分布 |
青海柴达木盆地的乌兰、都兰、格尔木三县(市)境内 ,毗邻 的 海南、贵南 、兴海 三县也有少量分布。 |
形成历史 |
驯化 |
种质分类编码 |
|
种质类型 |
1:野生( 2:地方? 3:选育( 4:引进( 5:其他( |
经度 |
东经 36°00′~39°20′ |
纬度 |
北纬 90°30′~99°30′ |
最高海拔 |
3200 m |
最低海拔 |
2600 m |
地型地势 |
高山边缘、戈壁、沙漠、风蚀丘陵、平原、盐沼地。 |
年最高气温 |
|
年最低气温 |
|
年平均气温 |
2.3~4.4℃ |
年平均湿度 |
33%~43% |
无霜期 |
88~234天 |
降水量 |
15~210 mm |
雨季 |
|
风力 |
|
气候类型 |
干旱大陆性气候。 |
水源与土质 |
产区 河流较多 ,为 内流水系,主要有 柴达木河、格尔木河两大河流 。土壤类型分布为东部灰钙土,西部荒漠土,垂直分布为灰钙土、荒漠土、盐碱土、草甸土和沼泽土。 |
草场情况 |
荒漠草场为主,草原草场(滩地芦苇草场),沼泽草场(滩地芦苇、拂子茅草场)。主要牧草有 芦苇、赖草、白刺、猪茅草等。 |
种质适应性 |
有惊人的适应性能。 |
功能特性 |
1:高繁殖力( 2:高生产力( 3:优质( 4:抗病虫( 5:抗逆? 6:耐粗饲( 7:耐高温高湿( 8:耐高寒? 9:耐极端干旱( 10:其他( |
种质用途 |
1:肉用? 2:乳用? 3:兼用( 3:绒用? 4:乘用? 5:驮用? 6:挽用? 7: 其他( |
种质濒危程度 |
1:灭绝( 2:濒临灭绝( 3:濒灭保护( 4:濒危( 5:濒危保护(
6:不清( 7:非危机? |
核心群数量 |
|
群体总数 |
5366峰(2005年) |
公骆驼数量 |
|
配种公骆驼数量 |
|
母骆驼数量 |
|
繁殖母骆驼数量 |
|
初配年龄 |
公驼: 母驼: |
利用年限 |
公驼: 母驼: |
是否人工授精 |
是 ( 否 ( |
保存单位 |
|
单位编码 |
|
选育单位 |
|
种质保存类型 |
1:活体? 2:精子( 3:卵子( 4:胚胎( 5:细胞( 6:DNA( 7:其它( |
种质保存方式 |
1:保护场( 2:保护区? 3:基因库( 4:其它( |
共享方式 |
1:无偿共享( 2:部分有偿共享( 3:有偿共享? 4:合作研究? 5:交换( 6:保密( 7:其它( |
图像 |
|
观测地点 |
|
被毛颜色 |
幼年多为灰色,终生毛色以淡褐色为主,红色次之,灰色、白色在10%以下。 |
体型特征 |
体质粗壮结实型居多,细致紧凑型或其他型较少。一般体躯高而短,前躯发育较后躯为优。 |
头部特征 |
头短小,嘴尖细,唇裂。眼眶骨隆起,眼球外突。额宽广而略凸,耳小直立,贴附于脑后。 |
颈部特征 |
颈脊高而隆起,颈长,呈长“乙”字型大弯。 |
驼峰特征 |
背着双峰,前峰高而窄,后峰低而广,峰直立丰满为贮存大量脂肪的表征。 |
胸部特征 |
胸宽而深,肋拱圆良好。 |
腹部特征 |
腹大而圆、向后卷缩。 |
背腰特征 |
|
尻部特征 |
尻短斜,尾短细。 |
四肢特征 |
前肢大多直立,个别呈“X”状,后肢多显刀状肢势。 |
蹄部特征 |
前蹄大而厚,似圆形,后蹄小而薄、似卵圆形,每蹄分二叶,每叶前端有角质化的趾,适宜在松软 泥泞 地面行走。 |
独特体貌特征 |
|
其他特征 |
|
体高 |
公驼:185.25±9.78 母驼:171.07±7.13 骟驼: |
体长 |
公驼:165.50±8.21 母驼:149.00±7.29 骟驼: |
胸围 |
公驼:218.83±14.30 母驼:210.33±5.86 骟驼: |
管围 |
公驼:22.67±6.05 母驼:20.07±5.12 骟驼: |
体重 |
公驼:535.23±23.16 母驼:453.67±15.38 骟驼: |
体长指数 |
公驼:89.34 母驼:87.10 骟驼: |
胸围指数 |
公驼:118.13 母驼:122.95 骟驼: |
管围指数 |
公驼:12.24 母驼:11.73 骟驼: |
公驼初情期 |
4岁 |
公驼适配年龄 |
5~6岁 |
公驼发情季节 |
12月上旬至翌年4月中旬 |
公驼繁殖年限 |
20岁以上 |
公驼适配母驼数 |
|
公驼生命周期 |
|
母驼初情期 |
3岁 |
母驼适配年龄 |
4岁 |
母驼发情季节 |
四季发情 |
母驼繁殖年限 |
20岁以上 |
发情周期 |
14~24天 |
发情持续期 |
|
妊娠期 |
374~419天 |
受胎率 |
|
产羔率 |
|
流产率 |
|
终身产羔数 |
|
母驼生命周期 |
|
出生重 |
公驼39.91 kg,母驼39.99kg |
断奶重 |
6月龄公驼285 kg,母驼255.73kg |
成活率 |
90% |
驮载能力 |
驮重170~250kg,3.7km/h,日行25km。 |
最大挽力 |
|
挽力 |
|
持久力 |
|
骑乘速度 |
|
毛绒类型 |
绒 |
年产毛量 |
公驼:3.99~5.16kg 母驼:3.05~3.14kg |
毛绒纤维细度 |
|
绒毛厚度 |
|
毛绒纤维长度 |
|
绒毛密度 |
|
净毛率 |
|
绒毛含量 |
|
宰前体重 |
公驼: 母驼: 骟驼: |
屠宰率 |
公驼:46.99% 母驼: 骟驼: |
净肉率 |
公驼:35.68 % 母驼: 骟驼: |
脂肪产量 |
公驼: 母驼: 骟驼: |
日产乳量 |
牧草返青初期0.5~0.7kg,青草盛期1~2kg |
泌乳期 |
|
乳脂率 |
|
红细胞平均体积 |
|
血红蛋白含量 |
|
血球比容量 |
|
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
|
红细胞计数 |
|
白细胞计数 |
|
血清总蛋白含量 |
|
血液蛋白型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是? 否(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列举三个)
:1、青海畜牧兽医学院(中国畜牧杂志,1996,32(5):33~34)
2、
3、
;血液蛋白型
:1、Hb有A、BI、BII三型;血清运铁蛋白(Tf)单态;血清白蛋 |
QTL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是( 否?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列举三个)
:1、
2、
3、
;主要分析技术
;主要结果 |
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是( 否?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列举三个)
:1、
2、
3、
;主要分析技术
:
;主要结果
: |
其它遗传分析 |
分析内容
: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
:
;主要分析技术
:
;主要结果
: |
遗传特点 |
|
种质优缺点 |
抗寒、抗旱能力强,耐粗饲、耐饥渴,负重大、善游走,不怕封杀、不畏严寒,对贫瘠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对恶劣的生活环境条件有顽强抵抗力。 |
研究开发利用 |
今后应加强骆驼品种资源的保护,将原海西州莫河驼场建为骆驼资源保护场,将传统的保种方法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开展骆驼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