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资源号 |
CSTR:12156.05.1311C0001000001204 |
库编号 |
|
学科分类 |
畜牧、兽医学科 |
主题分类 |
家畜动物种质资源 |
种质资源名称 |
新疆塔里木双峰驼 |
种质外文名 |
Xinjiang Tarim Bactrian camel |
种质曾用名 |
新疆双峰驼的南疆型 |
科名 |
Camelidae 骆驼科 |
属名 |
Camelus 骆驼属 |
种质原产地 |
新疆塔里木盆地。 |
主产区及分布 |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边缘及天山南坡的荒漠草场、荒漠草原草地地带。主要分布于南疆的阿克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和田等地区。阿克苏地区的柯坪县是新疆塔里木双峰驼的中心产区。 |
形成历史 |
驯化 |
种质分类编码 |
|
种质类型 |
1:野生( 2:地方? 3:选育( 4:引进( 5:其他( |
经度 |
|
纬度 |
|
最高海拔 |
6000 m |
最低海拔 |
800 m |
地型地势 |
盆地、沙漠、戈壁、高山、平原、高山丘陵。 |
年最高气温 |
25.5℃ |
年最低气温 |
-5℃ |
年平均气温 |
10℃ |
年平均湿度 |
|
无霜期 |
200天 |
降水量 |
90 mm |
雨季 |
|
风力 |
|
气候类型 |
大陆性干旱气候。 |
水源与土质 |
主要有塔里木河、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提孜那普河等。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麓盆地主要是棕色荒漠土,塔里木河和大河下游两岸的冲积平原主要是草甸土和胡杨林土。 |
草场情况 |
|
种质适应性 |
有惊人的适应性能。 |
功能特性 |
1:高繁殖力( 2:高生产力( 3:优质( 4:抗病虫( 5:抗逆? 6:耐粗饲? 7:耐高温高湿( 8:耐高寒? 9:耐极端干旱? 10:其他( |
种质用途 |
1:肉用? 2:乳用( 3:兼用? 3:绒用? 4:乘用(
5:驮用? 6:挽用( 7: 其他( |
种质濒危程度 |
1:灭绝( 2:濒临灭绝( 3:濒灭保护( 4:濒危( 5:濒危保护( 6:不清( 7:非危机? |
核心群数量 |
|
群体总数 |
2.7万峰(2007年) |
公骆驼数量 |
|
配种公骆驼数量 |
|
母骆驼数量 |
|
繁殖母骆驼数量 |
|
初配年龄 |
公驼: 母驼: |
利用年限 |
公驼: 母驼: |
是否人工授精 |
是 ( 否 ( |
保存单位 |
|
单位编码 |
|
选育单位 |
|
种质保存类型 |
1:活体? 2:精子( 3:卵子( 4:胚胎( 5:细胞( 6:DNA( 7:其它( |
种质保存方式 |
1:保护场( 2:保护区? 3:基因库( 4:其它( |
共享方式 |
1:无偿共享( 2:部分有偿共享( 3:有偿共享? 4:合作研究? 5:交换( 6:保密( 7:其它( |
图像 |
|
观测地点 |
|
被毛颜色 |
被毛较短,多呈棕褐色、黄色,嗉毛色较深。 |
体型特征 |
体质细致紧凑,体躯呈高方形。 |
头部特征 |
头短小而清秀,呈楔形,嘴尖,唇长而灵活,鼻梁平直,两鼻孔闭合呈线形,额宽稍凹。 |
颈部特征 |
颈细而长。 |
驼峰特征 |
峰高20~40cm,呈圆锥形 |
胸部特征 |
胸深而狭。 |
腹部特征 |
腹大而圆,后腹上收。 |
背腰特征 |
背宽,腰短,结合良好。 |
尻部特征 |
尻矮而斜 |
四肢特征 |
四肢粗壮,前肢直立,后肢呈刀状。 |
蹄部特征 |
|
独特体貌特征 |
|
其他特征 |
|
体高 |
公驼:179.90±4.60 母驼:176.70±4.14 骟驼: |
体长 |
公驼:157.00±2.89 母驼:154.80±5.59 骟驼: |
胸围 |
公驼:207.30±10.12 母驼:207.90±12.95 骟驼: |
管围 |
公驼:19.80±0.69 母驼:19.50±0.65 骟驼: |
体重 |
公驼:506.00±42.08 母驼:504.50±56.04 骟驼: |
体长指数 |
公驼:87.27 母驼:87.61 骟驼: |
胸围指数 |
公驼:115.23 母驼:117.66 骟驼: |
管围指数 |
公驼:11.01 母驼:11.04 骟驼: |
公驼初情期 |
4岁 |
公驼适配年龄 |
5岁 |
公驼发情季节 |
|
公驼繁殖年限 |
|
公驼适配母驼数 |
1:12~15 |
公驼生命周期 |
|
母驼初情期 |
3岁 |
母驼适配年龄 |
4岁 |
母驼发情季节 |
每年12月~次年1月 |
母驼繁殖年限 |
|
发情周期 |
20~25天 |
发情持续期 |
10天左右 |
妊娠期 |
405天 |
受胎率 |
75% |
产羔率 |
|
流产率 |
|
终身产羔数 |
|
母驼生命周期 |
|
出生重 |
|
断奶重 |
|
成活率 |
|
驮载能力 |
驮重200kg,日行30~40km;短途驮运负重250 kg。 |
最大挽力 |
|
挽力 |
|
持久力 |
|
骑乘速度 |
漫步时速2约6km,短途快步时时速30km。 |
毛绒类型 |
绒 |
年产毛量 |
公驼:4~7kg 母驼:3.5~5kg |
毛绒纤维细度 |
|
绒毛厚度 |
|
毛绒纤维长度 |
|
绒毛密度 |
|
净毛率 |
60%~70% |
绒毛含量 |
|
宰前体重 |
公驼:518 kg 母驼:527 kg 骟驼: |
屠宰率 |
公驼:55.5 母驼:54.7 骟驼: |
净肉率 |
公驼:42.3 母驼:40.2 骟驼: |
脂肪产量 |
公驼: 母驼: 骟驼: |
日产乳量 |
0.5~1.0kg |
泌乳期 |
|
乳脂率 |
|
红细胞平均体积 |
|
血红蛋白含量 |
|
血球比容量 |
|
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
|
红细胞计数 |
|
白细胞计数 |
|
血清总蛋白含量 |
|
血液蛋白型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是( 否?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列举三个)
:1、
2、
3、
;血液蛋白型
: |
QTL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是( 否?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列举三个)
:1、
2、
3、
;主要分析技术
;主要结果 |
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是? 否(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列举三个)
:
;主要分析技术
:
;主要结果
: |
其它遗传分析 |
分析内容
: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
:
;主要分析技术
:
;主要结果
: |
遗传特点 |
耐寒、耐旱、耐粗饲、抗病力强、合群性好等。 |
种质优缺点 |
体大,善驮、挽,耐寒、耐旱、耐粗饲、产毛、产乳、产肉性能较好。 |
研究开发利用 |
今后应加强本品种选育,提高驼绒、驼乳和驼肉等优质产品的商品率,改善放牧和补饲条件,以保证骆驼的正常发育,并加强驼羔培育,向旅游、休闲娱乐、竞技比赛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