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资源号 |
CSTR:12156.05.1311C0001000000617 |
库编号 |
|
学科分类 |
畜牧、兽医学科 |
主题分类 |
家畜动物种质资源 |
种质资源名称 |
夏洛莱牛 |
种质外文名 |
Charolais |
科名 |
牛科(Bovidae) |
属名 |
牛属(Bos) |
种质曾用名 |
|
种质原产地 |
国家 法国 省(市) 夏洛来、涅夫勒 县(区) |
种质来源 |
|
主产区与分布 |
夏洛来牛起源于法国中部、西部和东南部的夏洛来、涅夫勒地方,后逐渐散布全法国。我国在1965年开始从法国引进,至1980年初共引入270多头种牛,分布在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
形成历史 |
夏洛莱是现代大型肉用育成品种之一。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夏洛莱和涅夫勒地区,本是古老的大型役用牛,18世纪开始系统选育,主要是通过本产品严格地选育而形成的,1864年建立良种登记薄,1887年成立夏洛莱品种协会,1920年被誉称为专门的肉牛品种,1986年法国夏洛莱牛达300多万头。占法国牛之总数的15%,其中适龄母牛130头,良种登记母牛达17万头以上。1964年成立了有五大洲22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夏洛莱牛协会。夏洛莱牛以体型大、生长迅速、瘦肉多、饲料转化率高而著称,已成为欧洲大陆最主要的肉牛品种之一。输入到五大洲的7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于1964年开始引进,至1988年共引入近300头,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及南方的13个省、市、自治区。 |
种质分级 |
|
种质类型 |
2:地方种质 |
经度 |
|
纬度 |
|
海拔 |
|
地势 |
|
年最高温度 |
|
年最低温度 |
|
年平均温度 |
|
湿度 |
|
无霜期 |
|
降水量 |
|
雨季 |
|
风力 |
|
水源与土质 |
|
农作物条件及利用 |
|
草场情况及利用 |
|
核心群数量 |
|
群体总数 |
|
能繁母牛数 |
|
用于杂交改良 |
|
公牛数量 |
|
育成牛数量 |
|
犊牛数量 |
|
种质适应性 |
夏洛莱士在放牧条件下培育的,因此适应放牧饲养,耐寒、抗热,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但要求营养体条件较高。 |
功能特性 |
1:高繁殖力 □ 2:高生产力 □ 3:优质 □ 4:抗病虫 □ 5:抗逆 □ 6:耐粗饲 □ 7:耐高温高湿 □ 8:耐高寒 □ 9:耐极端干旱 □ 10:其它 □ |
种质利用 |
1:役用 2:毛用 3: 兼用 4:肉用 5:乳用 6: 竞技、娱乐、观赏 7:皮用 8:其它 |
保存单位 |
|
单位编码 |
|
选育单位 |
|
保存类型 |
1:活体 □ 2:精子 □ 3:卵子 □ 4:胚胎 □ 5:细胞 □ 6:DNA □ 7:其它 □ |
保存方式 |
1:保护场 □ 2:保护区 □ 3:基因库 □ 4:其它 □ |
共享方式 |
1:无偿共享 □ 2:部分有偿共享 □ 3:有偿共享 □ |
图像 |
|
观测地点 |
|
被毛颜色 |
1:白色 6:其它 |
皮肤颜色 |
1:白色 □ 2:褐色 □ 3:黑色 □ 4:棕色 □ 5:花色 □ 6:其它□ |
头型 |
|
颈部特征 |
|
角型 |
2:八字形角 |
尾型 |
|
体貌特征 |
夏洛来牛属于大陆型肉用牛中的大型牛。头短而宽,角圆而较长、向两侧向前方伸展、并呈蜡黄色。胸极深、背、腰、臀部肌肉鼓突明显,尤其腿肉圆厚而且向后突出,常形成“双肌肉”。尻部肌束沟清晰。四肢粗、常有不正。公牛双鬐甲和凹背者甚多。毛色白或乳白,有的呈黄白色(奶油白色),皮肤及粘膜上有肉色的色素 |
其它特征 |
|
体高 |
公牛:145.0母牛:137.5 |
体斜长 |
公牛:176.0母牛:164.6 |
胸围 |
公牛:246.3母牛:209.0 |
胸深 |
公牛:80.2
母牛:70.3 |
胸宽 |
公牛:64.8
母牛:57.4 |
官围 |
公牛:26.7母牛:24.4 |
腰角宽 |
|
臀端宽 |
|
尻长 |
公牛:64.0母牛:61.4 |
出生体重 |
公牛:48.2母牛:46.0 |
断奶体重 |
公牛:234母牛:210.5 |
成年体重 |
公牛:母牛: |
哺乳期日增重 |
公牛:1-1.2母牛:1.0 |
初情期 |
公牛:母牛: |
性成熟期 |
公牛:母牛: |
适配期 |
公牛:
母? |
一般利用年限 |
公牛:
母? |
生命周期 |
公牛:
母? |
配种比例 |
|
配种方式 |
1:自然交配 2:人工授精 |
射精量 |
|
精液密度 |
|
精子活力 |
|
精液冷冻效果 |
|
发情周期 |
|
妊娠期 |
|
产犊率 |
|
屠宰日龄 |
|
胴体重 |
|
屠宰率 |
65%-70% |
净肉重 |
|
净肉率 |
|
眼肌面积 |
|
肉嫩度 |
|
肌肉主要化学成分 |
|
大腿肌肉厚 |
|
腰部肌肉厚 |
|
背部脂肪厚 |
|
腰部脂肪厚 |
|
骨肉比 |
|
肉风味 |
|
产毛量 |
|
产乳量 |
1700-1800 |
乳脂率 |
4.0%-4.7% |
泌乳期 |
|
乳成分 |
|
皮品质 |
|
饲养方式 |
1.舍饲 □ 2.全年放牧 □ 3.季节性放牧 □ |
饲养水平 |
1.先进 □ 2.较高 □ 3.一般 □ 4.低 □ 5.较低 □ |
舍饲期补饲情况 |
1.精料 □ 2.精料+秸杆 □ 3.精料+秸杆+青贮 □ 4.其它 □ |
饲养难易度 |
1.容易 □ 2.一般 □ 3.难 □ 3.较难 |
保种和利用计划 |
|
种质登记制度 |
|
血液蛋白型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
QTL 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
其他遗传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
遗传特点 |
|
品种优缺点 |
|
研究开发 |
|
资源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