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
上一条  下一条   共 78 项  第 67 项
平台资源号 CSTR:12156.05.1311C0001000000621 库编号
学科分类 畜牧、兽医学科 主题分类 家畜动物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名称 安格斯牛 种质外文名 angesiniu
科名 牛科(Bovidae) 属名 牛属(Bos)
种质曾用名 全称:阿伯? 种质原产地 国家 原产于苏格兰 省(市)北部阿伯丁、安格斯和金卡丁等郡
种质来源 主产区与分布 英国古老的小型肉用品种.原产于苏格兰北部阿伯丁、安格斯和金卡丁等郡。
形成历史 安格斯牛的起源尚有争论,有人认为起源于苏格兰早期的有角黑牛:有人认为起源于当地无角牛:还有人认为起源于巴肯牛,并含有短角牛、爱尔夏牛和盖洛威牛学业。有组织的育种工作是从18世纪末开始的。主要是根据早熟性、屠宰率、肉质、饲料利用率和犊牛成活率进行选育,并在提高安格斯牛的肉用性能方面采用近交和严格的选种,并取得大重的成就。1862年开始良种等记,1892年出版良种登记薄。自19世纪开始向国外输出,现已遍布于世界各养牛国家,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阿根廷的主要种牛之一。在美国肉牛头数中占三分之一,是美国肉牛业的主要品种。 种质分级
种质类型 2:地方种质 经度
纬度 海拔
地势 年最高温度
年最低温度 年平均温度
湿度 无霜期
降水量 雨季
风力 水源与土质
农作物条件及利用 草场情况及利用
核心群数量 群体总数
能繁母牛数 用于杂交改良
公牛数量 育成牛数量
犊牛数量 种质适应性
功能特性 1:高繁殖力 2:高生产力 3:优质 4:抗病虫 5:抗逆 6:耐粗饲 7:耐高温高湿8:耐高寒9:耐极端干旱 10:其它 种质利用 1:役用 2:毛用 3: 兼用 4:肉用 5:乳用 6: 竞技、娱乐、观赏 7:皮用 8:其它
保存单位 单位编码
选育单位 保存类型 1:活体 □ 2:精子 □ 3:卵子 □ 4:胚胎 □ 5:细胞 □ 6:DNA □ 7:其它 □
保存方式 1:保护场 □ 2:保护区 □ 3:基因库 □ 4:其它 □ 共享方式 1:无偿共享 □ 2:部分有偿共享 □ 3:有偿共享 □
图像 观测地点
被毛颜色 1:白色 □ 2:褐色 □ 3:黑色 □ 4:棕色 □ 5:花色 □ 6:其它 皮肤颜色 1:白色 □ 2:褐色 □ 3:黑色 □ 4:棕色 □ 5:花色 □ 6:其它
头型 颈部特征
角型 1:螺旋型 □ 2:八字形角 □ 3:无角 □ 4:其它 尾型
体貌特征 无角、黑色、体格低矮、体质结实。头小而方,额头宽而有突起,颈中等长,背线平直,腰荐丰满。体躯宽深,呈圆筒状。四肢短而直。躯干丰满方正。皮肤松软、富弹性,被毛具光泽。少数牛腹泻、脐部和乳房部有白斑,其出现率约占40%,也有红色的个体,过去被认为是失格,现在也允许繁殖。 其它特征
体高 公牛:母牛:122 体斜长 公牛:母牛:148
胸围 公牛:母牛:190 胸深 公牛: 母牛:68
胸宽 公牛: 母牛:45 官围 公牛:母牛:19
腰角宽 臀端宽 公牛:母牛:52
尻长 公牛:母牛: 出生体重 公牛:母牛:
断奶体重 公牛:198.6母牛:174 成年体重 公牛:700-750母牛:500
哺乳期日增重 公牛: 900-1000母牛:900-1000 初情期 公牛:母牛:
性成熟期 公牛:12母牛:12 适配期 公牛:18-2
一般利用年限 公牛: 母? 生命周期 公牛: 母?
配种比例 配种方式 1:自然交配 2:人工授精
射精量 精液密度
精子活力 精液冷冻效果
发情周期 妊娠期
产犊率 95% 屠宰日龄
胴体重 屠宰率 60%-65%
净肉重 净肉率
眼肌面积 肉嫩度
肌肉主要化学成分 大腿肌肉厚
腰部肌肉厚 背部脂肪厚
腰部脂肪厚 骨肉比
肉风味 产毛量
产乳量 639 乳脂率 3.94%
泌乳期 乳成分
皮品质 饲养方式 1.舍饲 □ 2.全年放牧 □ 3.季节性放牧 □
饲养水平 1.先进 □ 2.较高 □ 3.一般 □ 4.低 □ 5.较低 □ 舍饲期补饲情况 1.精料 □ 2.精料+秸杆 □ 3.精料+秸杆+青贮 □ 4.其它 □
饲养难易度 1.容易 □ 2.一般 □ 3.难 □ 3.较难 保种和利用计划
种质登记制度 血液蛋白型分析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QTL 分析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遗传多样性分析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其他遗传分析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遗传特点
品种优缺点 研究开发
资源图片
上一条  下一条   共 78 项  第 67 项
手机扫码浏览